碳中和投融资指导手册 收藏

  • 书籍语言:简体中文
  • 下载次数:8947
  • 书籍类型:Epub+Txt+pdf+mobi
  • 创建日期:2025-07-16 01:10:02
  • 发布日期:2025-09-07
  • 连载状态:全集
  • 书籍作者:杨之曙
  • 运行环境:pc/安卓/iPhone/iPad/Kindle/平板

内容简介

本书由清华大学全球证券市场研究院组织,联合来自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、清华大学环境学院、复旦大学法学院、国家气候战略中心、相关碳交易所以及相关单位等十余位专家、学者,共同打造的适应全面绿色转型时代的碳中和投融资指导手册。


本书聚焦碳中和主题,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以系统化思维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分析,并充分结合具体案例实践解析,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参考意义。本书系统阐述了碳中和的全球视野、中国实施路径、国内外碳市场发展情况、碳资产管理体系、碳资信评价体系、碳中和投融资体系,并介绍了碳中和投融资的典型案例,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掌握碳中和的背景和趋势,领略参与碳中和投融资的策略和方法,具有带着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实际意义。


本书旨在帮助政府机关、企业或个人抓住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历史机遇,积极参与碳达峰碳中和事业。本书适合碳中和相关领域以及正在寻找事业新增长极的上市公司/企业的负责人、创业者,适合投资、法律、财会、咨询等相关领域拟从业碳中和的人员。


作者简介

杨之曙,清华大学全球证券市场研究院院长,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,研究方向是金融市场微观结构、金融市场计量学。

迟永胜,清华大学全球证券市场研究院院长助理,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课题组、ESG课题组负责人。


下载地址

目录

目 录

第一篇 “碳达峰碳中和”全球视野

第一章 全球气候变化、碳中和能源技术与经济变革 / 3

一、全球气候变化概况 / 3

二、全球碳循环视角下的碳中和 / 5

三、碳中和带来的能源技术与经济社会变革 / 7

第二章 气候变化治理的科学基础及演进逻辑 / 11

一、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 / 11

二、气候变化国际治理与合作的分析框架 / 15

三、碳中和目标下国际气候治理面临的新挑战 / 16

第三章 碳中和经济学理论与政策效用分析 / 20

一、气候变化与经济学 / 20

二、碳中和与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关系 / 23

三、碳中和的政策工具与分析 / 25

本篇总结 / 36

第二篇 “碳达峰碳中和”的中国路径

第四章 中国“碳达峰碳中和”目标与气候投融资政策 / 39

一、中国“碳达峰碳中和”目标历程、政策与未来 / 39

二、中国实现“碳达峰碳中和”目标的挑战 / 41

三、中国实现“碳达峰碳中和”目标的实施路径 / 44

四、相关重点领域行业、地方转型和企业实践 / 52

五、新时期投资布局“碳达峰碳中和”的策略 / 56

第五章 中国“碳达峰碳中和”制度体系建设与法治保障 / 59

一、“碳达峰碳中和”目标的提出及其实现的法治保障 / 59

二、“碳达峰碳中和”制度发展的立法维度与司法维度 / 65

三、碳交易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/ 69

四、碳金融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/ 76

本篇总结 / 81

第三篇 碳市场的建设与发展

第六章 碳市场要点解析 / 85

一、碳排放配额简介 / 85

二、国际主要碳市场概述 / 87

三、中国碳市场概述 / 88

四、中国配额分配和管理制度 / 92

五、中国碳市场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机遇 / 93

第七章 国际碳交易参与路径与机会 / 95

一、国际碳市场分类与强制碳市场 / 95

二、国际配额市场参与路径 / 96

三、自愿减排量市场介绍 / 97

四、国际自愿减排量市场的参与路径 / 99

五、国际碳市场项目和技术发展趋势 / 100

第八章 跨境碳市场与金融科技应用 / 102

一、跨境碳市场的联通与协调 / 102

二、金融科技在碳市场的应用 / 104

第九章 碳市场核算与投融资 / 107

一、碳排放核算概论及实践 / 107

二、碳减排量市场的投资策略 / 117

三、碳金融市场融资工具与产品 / 122

本篇总结 / 127

第四篇 碳资产管理理论与实践

第十章 产品碳足迹管理 / 131

一、产品碳足迹概况 / 131

二、碳足迹评价开展流程 / 135

三、ISO 14067标准解读和计算 / 138

第十一章 CCER项目开发体系与实践 / 149

一、CCER项目开发体系 / 149

二、CCER项目开发的逻辑过程 / 152

三、CCER项目开发的工具 / 156

四、CCER项目开发实践 / 158

第十二章 企业碳资信评价体系及应用 / 162

一、企业碳资信评价思路 / 162

二、企业碳资信评价体系 / 167

三、企业碳资信评价案例分析 / 169

第十三章 碳管理体系建设 / 172

一、碳管理体系背景和环境 / 172

二、碳管理体系总体架构 / 174

三、企业内部碳定价 / 178

四、碳资产定价 / 180

五、碳管理体系数字化 / 183

六、碳管理体系与地方经济发展 / 185

本篇总结 / 186

第五篇 碳中和产业投融资体系

第十四章 碳中和融资及国际资金利用 / 191

一、“碳达峰碳中和”目标与碳中和融资 / 191

二、“碳达峰碳中和”目标带来的项目机遇 / 192

三、服务“碳达峰碳中和”目标的融资工具和模式 / 197

四、碳中和项目典型案例 / 203

第十五章 碳中和产业投资解析 / 205

一、碳中和产业投资的政策体系 / 205

二、碳中和产业投资的技术体系 / 210

三、碳中和产业投资的培育体系 / 214

四、碳中和产业投资方向的选择分析 / 215

五、ESG(环境、社会和公司治理)投资 / 224

本篇总结 / 228

第六篇 碳中和投融资典型案例

案例一:新疆智能分布式光伏用能自洽系统研究探索——新疆交投集团 / 231

案例二:绿色债券承销发行——天风证券 / 236

案例三:绿色金融服务平台赋能碳资信与评价——启润零碳数科 / 245

案例四:综合能源行业节能与降碳实践——金房能源集团 / 251

案例五:能碳管理综合实践推动绿色低碳产业运营——中红普林 / 257

案例六:智慧能碳打造低碳智能工厂——广州南网能源综合利用公司 / 261

本篇总结 / 267

附录 / 268


短评

    产品特色